国家标准计划《社交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规范》由 TC563(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 、是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
35.240.60 信息技术在运输和贸易中的应用 |
随着社交流量与电商交易的不断融合,社交电子商务(后简称社交电商)目前爆发势头强劲,市场急速放量,已成为我国网络零售规模增长生力军。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交电商市场规模(20605.5亿元)较2018年(12000亿元)同比增长71.71%,用户规模为7.13亿人,从业人员数量也突破了3500万。
2020年7月14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中指出,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
可见,社交电商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社交电商是传统电商在移动社交时代的自我扩容和自我进化。
具体来说,传统电商是通过形成供给侧的网络协同效应来分摊服务成本、提高组织效率,而社交电商则是在此基础上,以消费者人际关系为着力点,通过人的裂变聚合形成需求侧的大规模网络效应,反向驱动零售履约降本增效。
与传统电商相比,社交电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零售要素排序以用户经营为核心。
相比于传统电商以产品经营为核心,社交电商更注重利用多元生活产经进行需求营销,追求与用户持续产生转化;②“人”的定位两元化。
相比于传统电商的用户仅充当购买者的角色,社交电商则是通过社交网络实现裂变式传播,用户既是购买者也是推广者;③“货”的传播去中心化。
相比于传统电商的选品模式,社交电商是基于用户个体的去中心化传播网络,通过主动赋予商品不同的意义,挖掘更具传播力的内容;④“场”的设计场景化。
相比于传统电商的据商品特性固定的展示方式,社交电商模式下社交行为与购物行为融合的更加密切,使得商业场景内涵更加丰富、多元。
⑤决策链路方向反转。
社交电商的需求主要来自于用户主动传播进而诱发而得,而在这其中的信任背书、价值认同、参与体验能够有效刺激购买需求、降低决策成本、增强决策信息,更有利于促成购买。
在社交电商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关注,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缺乏行业规制,导致社交电商企业鱼龙混杂,影响社交电商行业健康发展。
第二,缺乏行为规范,导致社交电商从业人员参差不齐,可能会带来误导消费者、售后服务差等问题,最终损害社交电商企业形象。
当前,社交电商行业竞争在不断加剧,社交流量投入带来的用户增长边际效应也在逐步降低,因此,社交电商要想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改善用户体验、提升平台形象、加强品牌管理。
因此,如何确立一个良好的管理规范,加强对社交电商平台的监管,规范社交电商行业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为消费者创造一个自由度高又有序安全的社交网购环境对于当前的社交电商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我国社交电商领域已具备制定国家标准基础。
其一,中国传统电商市场发展成熟,已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3项、行业标准22项,基于社交电商与传统电商的密切联系,已有电子商务相关标准为社交电商相关标准的研制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其二,社交电商已在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平台企业,如顺联动力、贝贝网、云集、拼多多等,为本标准的研制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社交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规范》作为一个系统性的运营管理规范,为社交电商平台提供了技术指引,包括了社交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模式及类别、推广者管理规范和社交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要求三个方面。
为社交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管理提供指导,弥补此领域的空白。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社交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管理规范的建立、运行及管理,也适用于其他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社交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运行及管理。 主要技术内容: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社交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模式及类别 4.1 运营模式 4.2 社交电子商务平台的分享主体 4.3 社交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类型 5 推广者管理规范 5.1 实名注册 5.2 推广者行为管理 5.3 监督与评价 6 社交电子商务平台管理要求 6.1 分销管理 6.2 结算管理 6.3 信息保护 6.4 技术要求 6.5 其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