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犊牛代乳粉》由 TC76(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北京精准动物营养研究中心 。
65 农业 |
65.120 饲料 |
我国是牛的饲养量在1亿头以上,每年有5000多万的犊牛出生,奶牛和肉牛发展速度很快,成为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
犊牛早期断母乳培育技术日渐成熟,被广泛推广使用。
犊牛早期培育的关键产品——犊牛代乳粉也广泛被用户接受,代乳料的用量和品种数量迅速增长。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犊牛代乳粉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产品、国外技术国内加工的产品、国内自主研发的产品。
产品的质量和效果参差不齐,不少低劣产品充斥市场,给市场管理造成了困难,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一、必要性:修订犊牛代乳粉产品标准势在必行,将为我国的犊牛培育起到保障和技术支撑。
2006年我国颁布了《犊牛代乳粉》标准(GB/T 20715—2006),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些规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些规定不合理,制约了新产品的应用,不利于犊牛培育及牛产业的发展,有一下突出的问题。
1.原料组成规定制约了新产品的研发,原标准限定蛋白质来源仅为乳制品和大豆蛋白,严重制约的新技术的使用。
进口代乳粉主要由乳制品组成,而我国的乳制品依赖进口,制约了我国自主研发产品技术的使用。
近20年来我国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研究结果表明,来源于大豆、小麦、大米与花生等原料的植物蛋白质,作为犊牛代乳粉原料可以制备成优质的代乳粉,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不亚于乳制品及乳制品+大豆蛋白的效果,并且来源广泛、成本较低。
利用我国自产的原料生产代乳品,在这方面已经获得过多项专利。
迫切需要修订的原有的规定。
2.犊牛的营养需要量参数需要更新,随着研发技术的进步,犊牛的营养需要有了新的研究成果,需要对原标准中粗蛋白含量等进行调整,增加必需氨基酸剂量,形成氨基酸模式,提高利用率降低粪污中氮磷排放。
原标准(GB/T 20715—2006)对犊牛代乳粉的营养成分含量的规定,有很多营养素需要更新,比如标注为干物质基础,要求粗蛋白含量≥22%,磷含量≥0.6%。
1)实际生产中,犊牛代乳粉产品的标签中大多以风干物质为基础设置粗蛋白含量为22%。
2)调整粗蛋白质含量。
在生产中存在着高蛋白代乳粉产品,粗蛋白含量达到了28%。
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粪氮排放量必然增加,对环境的污染难以控制,因此需要设立上限。
结合氨基酸的合理使用,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达到降低饲料粗蛋白水平,提高利用率,减少粪污氮排放的目标; 3)增加氨基酸需要量。
幼龄动物需要优质的蛋白质,而其氨基酸组成是决定蛋白质优劣的重要因素。
研究证实,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与色氨酸是犊牛哺乳期的限制性氨基酸,存在“理想氨基酸模式”,合理的氨基酸模式,可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率,同时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 4)调整磷的含量。
根据犊牛的营养需要量推荐量,磷含量可以适当放低,可降低到0.4%; 5)调整其他营养素含量。
基于最新的犊牛营养需要量研究结果,调整其他营养素的含量或推荐量。
3. 卫生标准需要明确依据2017年版《饲料卫生标准》中的“配合饲料”规定的指标,并参考2010年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中的相关规定。
原标准卫生指标与2017年版《饲料卫生标准》差距很大,代乳品属于犊牛的唯一食物,应明确采用2017年版《饲料卫生标准》中“配合饲料”的规定进行。
同时将参考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中的相关规定。
以上问题制约了我国犊牛代乳粉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应用,给市场管理部门造成了困难,也给用户带来了生产损失,不利于犊牛的培育及牛产业的发展,因此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已成为行业急需。
二、可行性 近20年来,我国在幼畜营养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1.科学试验结果提供更为合理的技术参数。
在犊牛营养需要与培育技术领域,我国在近20年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比如植物蛋白质来源、氨基酸模式、膳食纤维素,益生菌的利用等,为犊牛的营养素含量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2.科研成果为标准的修订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近10年获得了代乳品专利8项,获得各级奖励4项,毕业的研究生在30名以上,均可以为标准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撑; 3.技术研究与国际接轨。
自2016年,饲料研究所发起并召开“国际幼龄畜技术研讨会”2次,举办“香山科学会议”1次,广泛汇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牧场技术人员的研究进展与需求,对于标准的完善有积极的意义。
4.人员保障。
中国农业科学院反刍动物营养团队,多年来专心致力于幼龄反刍动物的培育技术研究,代乳饲料是重要研究内容,团队科技人员多年从事本领域的研究与生产实际,结合生产单位,能够胜任标准的修订与完善工作。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犊牛代乳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在国内生产、销售、使用的犊牛代乳粉。 2. 主要技术内容:感官性状,粉碎粒度,卫生指标,混合均匀度,主要营养成分指标及来源,试验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