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长期监测规范》由 TC486(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科技部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13502-T-306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21-08-24
申报日期
2019-11-20
公示开始日期
2021-01-15
公示截止日期
2021-01-29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020.01
13 环保、保健和安全
13.020 环境保护
13.020.01 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归口单位
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科技部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以及生态过程的长期性特点,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对生态系统进行持续监测,才能够揭示生态系统演替的内在规律和变化机制,为生态系统管理及调控提供科学支持。

上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各类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监测样地布局、监测内容与指标体系、监测技术与方法、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等诸多环节(吴冬秀等,2007),而每个环节都会对监测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规范体系,实现监测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保证生态系统长期监测质量、成功开展生态系统长期监测的基础和关键。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生态环境监测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从专业化的环境管理领域,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因此,面对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的新形势及生态系统研究的科学需求,制定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长期监测规范》的国家标准十分必要,这对推动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长期监测的标准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将为长期生态数据资源获取与共享提供重要支撑作用,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长期监测规范,包括生物长期监测的目标、生物长期监测内容、长期监测样地设置与管理、生物长期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填报与管理、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森林、草地、荒漠、湿地、农田生态系统生物长期监测。本标准可以为基于站点尺度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长期监测提供指导,是开展生物长期监测的基础,将为我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生态环境监测提供重要的标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