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运输技术规程》由 424-cnis(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主管部门为市场监管总局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内蒙古大学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94386-T-424
制修订
修订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20-01-13
申报日期
2019-04-10
公示开始日期
2019-11-08
公示截止日期
2019-11-22
标准类别
其他
国际标准分类号
65.020.20
65 农业
65.020 农业和林业
65.020.20 植物栽培
归口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执行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主管部门
市场监管总局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型经济作物,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是农业生产中加工产品最丰富的原料作物。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统计,2014年全世界有158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马铃薯,总种植面积约2.88亿亩,总产3.9亿吨;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2014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8355万亩,鲜薯产量9500多万吨。

马铃薯主粮化,将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根据农业部计划,今后将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使马铃薯面积扩大至1.5亿亩,亩产量提高至2吨以上,总产量将达3亿吨以上。

随着市场对种薯需求量的增加,脱毒种薯的贮藏和运输压力也在加大,我国种薯南北调研过程中质量保障及科学合理的种薯贮藏技术是保持品种优良种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现行的国家标准《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运输技术规程》GB/T 29379-2012中有些技术指标需要修订,具体如下: 1、4 收获后处理增加了入库前处理和直接调运内容。

理由: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南方马铃薯种植实现周年种植,一般种植2-3季,甚至种植4季。

北方收获的马铃薯在田间处理后存在入库前在阴凉处摊放5-7天再入库、直接入库和直接调运到南方的情况,所以需要新增此内容。

2、5 包装标识部分按照“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2017年实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相关要求,补充完善了标签内容,新增了品种登记编号、种子生产经营者名称及检疫证明编号等。

3、6 运输过程中修改了“运输前按照国家检疫检验管理规定,具备相关手续”;新增了“同车多品种运输用不同颜色包装或有效隔离措施”。

理由:种子运输过程中国家检疫的要求有好多种,出具的相关手续也不尽相同,所以此标准中不统一要求。

目前马铃薯种薯南北调运过程中存在多品种运输问题,需要从颜色区分或有效隔离措施防止品种混杂。

4、7 贮藏库准备新增了“干燥条件下通风换气10d~-15d。

”理由:干燥条件是防止细菌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修改了化学消毒方法,去除无用或禁止使用的方法,新增有效的低毒消毒方法。

5、9.1入库初期管理:精简了内容,将愈伤时间修改为“贮藏温度在15℃~18℃时,种薯愈伤时间约需2周;贮藏温度在12℃~15℃时,种薯愈伤时间约需2~3周。

” 6、9.2贮藏期管理:精简了内容,将9.2.2 改成“贮藏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之间”,相对湿度90%左右易造成种薯失水皱缩,影响种薯质量,而且我国现有的贮藏条件可以保证贮藏相对湿度在90%-95%之间。

7、9.3出库前管理:将“根据出库计划,提前进行库房升温,待种薯垛温度上升到7℃~10℃后开始出库。

”改成“根据出库计划,对库房进行缓慢升温,每天升温0.2℃,待种薯温度上升到8℃以上。

”修改后标准条款的要求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

8、9.4日常管理:增加了“9.4.6 对贮藏、运输管理各环节做好日常记录,建立健全种薯贮藏期间的管理档案。

”马铃薯贮藏管理中的各环节均需观察、调整、记录和存档,应当具备完整的管理记录档案。

9、资料性附录,由于合格种薯不带病菌,贮藏过程中只需要保证种薯不失水萎蔫和不发芽。

但我国种薯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无法完全实现多年轮作、空间隔离及避免机械伤等原因,在贮藏过程中仍然可能发生干腐、软腐等病害,附录中病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需要进一步调研和调整。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脱毒种薯收获后处理、包装、标识、运输、贮藏库的准备,贮藏量和堆码、贮藏管理等技术要求。适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贮藏及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