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方法》由 TC405(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要起草单位 唐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11059-T-607
制修订
修订
项目周期
18个月
下达日期
2021-04-30
申报日期
2019-03-21
公示开始日期
2021-01-15
公示截止日期
2021-01-29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81.060.20
81 玻璃和陶瓷工业
81.060 陶瓷
81.060.20 陶瓷制品
归口单位
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中国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日用陶瓷作为传统大宗出口商品,多年来在解决就业、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目前,我国日用陶瓷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年均出口量近40亿件,销售网络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多年来,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整体档次较低,使得中国日用陶瓷产业总产值只占世界总产值的10%。

经调研,目前国内外消费者对日用陶瓷质量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产品釉面理化性能,在日常生活中,当使用陶瓷餐、饮、厨具盛放酸性食物或承受碱性洗涤剂腐蚀时,由于原辅材料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差异,日用陶瓷釉面通常出现深浅不一的瑕渍残留或色泽弱化,导致瓷器使用价值大打折扣,故其釉面耐化学腐蚀性能实为衡量产品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构成企业外销订单流失和国内销量下降的主要诱因。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陶瓷耐化学腐蚀性能的定性检测标准方法基本以蚀后样品釉面外观质量的目测变化为主,定量测试方法则普遍以陶瓷样品蚀后单位面积失重速率以及实验周期内的侵蚀速率作为釉面耐蚀性评价指标。

相关性能评价指标的确定与日用陶瓷的质量特性、实际使用价值及消费者关注重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无法满足其釉面耐化学腐蚀性能检测技术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要求。

现阶段,适用于瓷器、炻器、陶器等有釉日用陶瓷制品釉面耐化学腐蚀性能测定的国家标准为GB/T 5003-1999《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该标准规定了在室温条件下测定日用陶瓷釉面耐化学腐蚀的试验方法;但由于起草年代过于久远,技术内容相对陈旧,已无法满足当前日用陶瓷产业工艺技术发展与产品质检需求。

一是实验试剂过于单一,仅涉及浓度为10g/L的氯化铵和氢氧化钾两种溶液,缺乏对日用陶瓷器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频繁接触到的强/弱酸性物质及其他常用强/弱碱性物质和着色剂、酒精、盐类等化学腐蚀的考察;二是实验方法过于简单,测试温度仅限于20℃±5℃,有关侵蚀时间的规定较为机械,只验证试样受蚀24h(氯化铵)和96h(氢氧化钾)后釉面状态的变化情况,缺乏对高温条件下及不同时间内陶瓷釉面耐化学腐蚀性能的考核,距日用陶瓷制品实际使用状况偏离较大;三是无法进行定量检测,该标准为定性检测方法,通过目视检验试样釉面有无明显腐蚀效应,未提供相应的定量检测方法,与近年来质检技术的精准化定量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鉴于日用陶瓷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调整的复杂性和连续性,釉面耐化学腐蚀性测试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对于陶瓷企业验证技术创新成效、确定生产工艺制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因此,针对当前我国日用陶瓷产业发展和产品质检需求,适时完善相关检测方法标准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是创新研发日用陶瓷釉面耐化学腐蚀性能的精准定量检测技术方法,对现行国家标准GB/T 5003-1999进行有效修订和必要补充。

该标准的修订对于促进日用陶瓷质量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扩大产品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代替GB/T 5003-1999《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与GB/T 5003-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见1,1999年版的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3,1999年版的2); ——增加了测试原理(见4); ——修改了试剂和用具(见5,1999年版的3和4); ——修改了仪器设备(见6,1999年版的4); ——修改了试样要求(见7,1999年版的5); ——修改了测试步骤(见8,1999年版的6); ——增加了结果计算(见9); ——增加了数据修约(见10); ——修改了结果评价(见11,1999年版的7); ——修改了测试报告(见12,1999年版的8))。 本标准规定以色差ΔEab*表征的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测定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测定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结果计算和性能评价。适用于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能检测。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测试参数、测试设备、实验试剂、样品尺寸和前处理方法、测点位置、测试步骤、结果计算、数据修约和结果判定要求等。 该标准为方法类标准,建议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予以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