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由 424-cnis(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93349-T-424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19-10-24
申报日期
2018-09-17
公示开始日期
2019-06-03
公示截止日期
2019-06-21
标准类别
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
03.100.01
03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
03.100 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
03.100.01 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综合
归口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执行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主管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本项标准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NQI)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面向重点行业的企业信用和社会责任评价与管理标准研究”项目“重点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技术标准研制与试点应用”课题中的研究任务——制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国家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目的在于:为组织建立和保持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规定相关要求并给出相应的使用指南,以使组织通过预防和控制对社会和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有益影响以及持续、主动改进其社会责任绩效而能够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

本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实现其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a)持续改进社会责任绩效;b)满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c)实现社会责任目标。

制定本标准的意义在于: 1)本标准将为组织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组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绩效的全面提高。

本标准拟采用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概念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方法。

PDCA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旨在实现持续改进。

该方法是目前所有管理体系标准(如: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所共同采用的先进体系管理技术方法,也是ISO所确定的在其所有管理体系国际标准中必须采用的通用方法。

全球多年的管理体系实践证明,该方法确实是一种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技术方法,对于全面、有效提高组织各类管理水平和绩效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本标准将不仅能使组织将其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组织内现有其他管理体系(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建立起紧密而有效的联系,确保组织将社会责任融入相关管理体系之中,相关社会责任议题在相应的管理体系中得到负责任的处理,而且还能使组织可以社会责任为抓手,将组织内现有各类管理体系一体化,实现各类管理体系体系有机衔接并协调、有效运行,为解决多年来困扰广大组织的重大难题(无法真实、有效地实现组织内现有各类管理体系的一体化)提供了可行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于组织的社会责任涉及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消费者问题、公平运行实践、社区参与和发展等多方面,几乎涵盖组织管理的各方面和各项管理职能,因此,社会责任成为了组织内各类管理体系的“公约数”,是衔接和融合各类管理体系的有效抓手。

事实上,各类管理体系所针对的议题(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本身就是组织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其实践本身也是组织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部分。

为此,本标准拟基于管理体系融合的思想,将其他相关管理体系视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内的一个系统化“过程”,以应对相关社会责任主题或其议题方面的社会责任风险和机遇,例如:通过质量管理体系,预防质量风险,保障和维护消费者在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的权益;通过环境管理体系,预防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预防社会责任风险,保护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职业健康安全,保障和维护利益相关方的健康安全权益等。

3)本标准为满足广大组织开展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提供了重要的认证标准,不仅规定了建立和保持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还为如何实施本标准提供了进一步的详尽指南。

本标准可全部或部分被应用,以持续、系统地改进社会责任管理。

但是,只有将本标准的所有要求均融入到组织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之中并毫无遗漏地满足全部要求,有关符合本标准的声明才能被认可(即可获得体系认证)。

多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验厂、审核和认证大多采用国外各类组织所制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使得我国社会责任认证工作较为混乱和无序。

本标准的制定将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社会责任认证国家标准,其实施必将有利于上述混乱和无序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推动我国我国社会责任认证工作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责任国家标准体系。

由于GB/T 36000—2015《社会责任指南》(修改采用ISO 26000:2010)是社会责任与可持续性领域针对所有组织、最基础、最通用的国家标准,而在各领域和行业应用时,则迫切需要基于各领域和行业特性更详尽、更具针对性的系列国家标准配套实施,因此,作为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行业的配套国家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将与其他各领域和行业的配套国家标准以及GB/T 36000等基础通用标准一起共同构成我国完善的社会责任国家标准体系。

3)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2015]10号文)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营造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环境”的任务。

制定和发布本标准是质检总局和国标委落实中发[2015]10号文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作为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加强。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任何具有以下愿望的组织:通过建立、实施和保持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以改进社会责任绩效,消除或尽可能减少对社会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因素,或使社会责任风险(包括体系缺陷、体系失灵等)最小化,利用社会责任机遇而获益,解决与其活动相关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不符合。本标准适用于任何规模、类型和活动的组织,适用于组织控制下的社会责任风险。本标准适用于组织将其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现有各类管理体系一体化并协调有效运行,以改进社会责任绩效。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认证。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术语和定义; 2. 组织背景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确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范围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3. 领导力和利益相关方参与 ——领导力与承诺 ——社会责任方针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利益相关方的协商和参与 4. 策划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社会责任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5. 支持 ——资源 ——能力 ——意识 ——沟通 ——文件化信息 6. 运行 ——运行策划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 7. 绩效评价 ——监视、测量、分析和绩效评价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8. 改进 ——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持续改进 9. 附录(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使用指南 10. 参考文献11.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