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运营管理规范》由 424-cnis(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主要起草单位 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三聚生物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夏荣华生物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成达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82214-Z-424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2个月
下达日期
2018-12-28
申报日期
2018-07-25
公示开始日期
2018-09-30
公示截止日期
2018-10-12
标准类别
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
03.100
03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
03.100 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
归口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执行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主管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为9.84亿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8.24亿吨,综合利用率较低,约33%被废弃或露天燃烧,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我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近2/3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以土壤培育和改良为重点,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规模化利用,促进农业固碳减排、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打造优质生态农业产业链。

我国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偏远地区,秸秆资源相对丰富,特别适合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产业的发展。

通过长期的调研和工作发现,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贫困县的废弃秸秆资源,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已使得全国不少地区的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在产业扶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主要包括:(1)生物炭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减肥减药功效,可以减少生产性支出;(2)生物炭肥可改良土壤,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施用生物炭肥,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3)生物炭肥具有钝化重金属、提高籽粒粗蛋白、果实Vc等含量,实现农作物品质提升,提高生态农业经济收入,带动区域扶贫;(4)生物炭肥厂、秸秆造粒扶贫车间面向贫困户,提供长期用工与短期用工;(5)政府补助秸秆造粒扶贫车间折股量化贫困户的资产性收益;(6)炭肥、秸秆和颗粒运输向贫困户提供劳务收入;(7)专项扶贫公益基金用于支持设置村级公益岗位和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公益扶贫事业,助力脱贫攻坚。

本标准的研制可规范我国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的运营,指导地方政府扶贫项目的实施,加速项目推进,实现贫困县精准脱贫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双重效果。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给出了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的项目条件、职责分工、项目组织与运行、项目预期成效分析、脱贫周期、项目评价与管理的内容,提供了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精准扶贫和土壤改良典型案例。 本标准适用于政府扶贫管理部门、第三方机构、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开展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产业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