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生产过程能力和性能监测统计方法 第2部分:时间相依过程模型的过程能力与性能》由 TC21(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20338-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8个月
下达日期
2022-07-19
申报日期
2021-09-06
公示开始日期
2022-04-19
公示截止日期
2022-05-03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03.120.30
03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
03.120 质量
03.120.30 统计方法的应用
归口单位
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采标情况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国际标准:ISO 22514-2:2017。

采标中文名称:过程管理中的统计方法 能力与性能 第2部分:时间相依过程模型的过程能力与性能。

目的意义

过程能力是过程(或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衡量工序质量的标志。

对生产过程的过程能力进行分析买课时我们随时掌握制造过程中各工序质量的保证能力,从而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过程性能是对未被证明处于统计受控状态的过程特性的输出的统计度量。

过程性能同时考虑了由偶然因素和可能存在的异常因素共同引起的变异,他实际上反映了长期变异。

关于过程能力和性能的许多标准都假定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即过程是平稳的且服从正态分布。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难长时间保证这样的状态。

本标准为这类情况提供了一个框架,当过程的质量特性依时间发生某种规律变化时,根据其位置参数和散度参数依时间变化的规律分为八种模型,用于评估过程能力和性能。

因而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中不能处于稳定状态的质量特性,给出了过程能力分析的统计方法,从而拓宽了传统过程能力分析的使用范围。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描述了一种确定统计数据的过程,以估计产品和生产过程特性的质量能力/性能。这些质量特性的过程可根据位置参数和散度参数依时间变化的规律分为八种模型。对于每种模型,给出了过程性能和过程能力统计量的计算方法。本标准所给出的方法只适用于连续型质量特性,可应用于任何工业或经济部门的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