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电磁兼容 风险评估 第X部分:电缆屏蔽分析方法》由 TC79(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14108-T-46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21-10-13
申报日期
2021-04-07
公示开始日期
2021-07-22
公示截止日期
2021-08-05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33.100
33 电信、音频和视频工程
33.100 电磁兼容性(EMC)
归口单位
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与国家标准同步制定外文版

编号 语种 翻译承担单位 国内外需求情况
1 EN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目前国内外对于电缆屏蔽与风险评估值之间关系的标准尚存在空缺,均无电磁兼容风险评估方面的标准或规范。

目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蓬勃发展,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电子设备自身或电子系统相互之间的正常工作,未来对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要求将会越来越严。

电缆是维持电子系统之间相互通讯的桥梁,传递各种信号控制,对于电缆的屏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电缆屏蔽是电磁兼容测试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的抑制电磁干扰。

采用屏蔽的线缆,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抑制空间电磁场对传输线路的影响,避免通信失效,噪音增大,传输误码,信号误差等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线缆内传输信号对外的电磁辐射,减小对周围电磁环境的污染,防止信息的泄漏和失密。

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电缆在电磁兼容性上存在的风险,很大概率会导致后续需不断去测试及改进产品,以提升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这将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标准旨在电磁兼容风险评估方法中将提供评估电缆屏蔽的电磁兼容性能的方法。

本标准的制订有利于规范各类电缆的电磁兼容风险评估程序,有助于建立电磁兼容风险评估标准体系。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给出了电缆屏蔽在进行电磁兼容(EMC)风险评估时为了获取风险要素的风险评估值,而需要对风险要素进行风险分析的程序和方法的评价。本标准用屏蔽指标中转移阻抗和屏蔽衰减来衡量电缆屏蔽在EMC风险要素中的等级,适用频率为9kHz-1GHz。本标准是对《电磁兼容 风险评估 第3部分:设备风险分析方法》标准中产品EMC风险要素代号X21,风险要素信息B:屏蔽电缆屏蔽层的搭接的输入量的确定。本标准规定了电缆的屏蔽分析方法,其内容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概述、电缆的种类、电缆屏蔽分析、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