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系统与软件工程 信息技术项目绩效基准化框架 第3部分:报告指南》由 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
35.080 软件开发和系统文件 |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IEC国际标准:ISO/IEC 29155-3:2015。
采标中文名称:系统与软件工程 信息技术项目绩效基准化框架 第3部分:报告指南。
随着系统和软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何科学地对IT项目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准化是项目管理领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通过将IT项目绩效与基准进行比对,以此来评价对象的特征。
因此常用于:相似行业间项目生产率的比较,不同项目类型和技术间生产率的比较,寻找IT过程改进最有效的方法,不同供应商之间生产率的比较,项目管理成熟度的提高,项目评估能力的提高。
虽然目前已有很多关于建立IT项目绩效基准化的研究,据相关统计,基准化项目和相关度量的失败率非常高。
导致失败可能的原因包括:选定的测量过程、方法和业务目标不一致,以及对与程序、项目管理息息相关的项目级测量元素存在错误理解。
当执行测量过程、方法与提供的结果之间不一致时,IT项目团队收集项目数据的就毫无用处,导致各种重复研究,以及基准化推进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编制“信息项目技术项目绩效基准化框架”系列标准的目的在于对量化分析和管理领域的多种先进技术进行融合与总结,为基准化项目的资源、过程、输入、输出和控制提供规范。
本标准是“信息项目技术项目绩效基准化框架”系列标准的输出和数据分析标准,解决了如何编写基准化活动报告的问题。
本部分提供了关于“IT项目绩效基准框架”中基准化活动的报告(撰写)过程和典型报告内容的一般要求和规范指南: ——在基准框架内报告(撰写)过程的要求和指导; ——报告内容的要求和指导。 本部分重点关注三个主要活动,即“执行基准”,“维护库”,和“发布基准”活动。 本部分还重点研究了基准化框架内两种类型报告: a) 基准化报告,该报告描述了基准化实例的结果, b) 解释性报告,提供关于发布的基准存储库或基准的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