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计划《电镀污泥处置 分类》由 TC294(全国废弃化学品处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要起草单位 重庆大学 、深圳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 、易科力(天津)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13 环保、保健和安全 |
13.030 废物 |
13.030.20 液态废物、淤泥 |
1、项目立项意义: 2016年全国标准化工作重点中提出“加快绿色化工产业标准研制”要求,本项目立项符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第三章“重点领域”中第三条“加强生态文明标准化,服务绿色发展”专栏5“生态保护与节能减排领域标准化重点”中的“环境保护”范畴;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中,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置等列入重点领域。
大宗废物综合利用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构建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在节能与综合利用重点领域优先申报国家标准项目,符合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国家标准立项工作的通知》(标委办综合[2013]67号)要求。
2、项目立项目的: 电镀是制造业的基础工艺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电镀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排放的电镀污泥持续增加,据初步估算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水电镀污泥已达1000万吨以上,涉及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电子电气、航空航天及仪器仪表等多个重要行业,广泛分布在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华北、西部多个工业发达地区。
电镀污泥是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其中含有大量的铜、铬、镉、镍、锌、铅等有毒重金属,已被列入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中的HW17和HW21。
目前大部分电镀污泥只是简单地堆存或者填埋处理,不仅对生物体及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环境风险,而且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由于电镀产生的污泥种类繁多,重金属含量从微量到常量都较为普遍,急需要对其分门别类的处理处置,对微量重金属的污泥采取无害化、固化等处理方式,对含有有利用价值的重金属污泥进行综合利用回收处理处置等。
对电镀行业污泥处置进行分类,严格处理处置分类管理以实现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时也为今后制定相关行业处理处置标准打下相应基础,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标准规定了电镀污泥处置的术语与定义、分类。 标准适用于电镀污泥的处理处置。包括从事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基体上的电镀、化学镀、磷化、热浸镀、印制电路板电镀、铝及铝合金氧化等工艺性生产作业企业产生的污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