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鲜食葡萄流通保鲜操作规程》由 TC517(全国农产品购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商务部

主要起草单位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14461-T-322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21-12-31
申报日期
2020-07-24
公示开始日期
2021-06-11
公示截止日期
2021-06-25
标准类别
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
67.080.10
67 食品技术
67.080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67.080.10 水果及其制品
归口单位
全国农产品购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农产品购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商务部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近十年来,中国葡萄种植,无论是栽培面积、产量,还是优质高效标准化栽培模式及管理技术,都取得了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

但由于葡萄栽培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使得葡萄质量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市场竞争力差,出口量少,效益不高。

据国家农业农村部统计,从2011年起鲜食葡萄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从2014年起葡萄栽培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19年底,中国葡萄栽培面积达1198.5万亩,产量1366.7万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

中国葡萄栽培目前仍以鲜食葡萄为主,占栽培总面积的 80%;酿酒葡萄约占 15%,制干葡萄约占5%,制汁葡萄极少。

欧美种群品种以巨峰、夏黑、藤稔、京亚等为主,约占栽培总面积的49%,其中巨峰因抗性强,果实风味浓郁,在中国东部环渤海湾地区和南方产区仍然是栽培面积最大的鲜食品种,约占葡萄种植总面积的26.7%。

欧亚种群品种主要有红地球、无核白、玫瑰香、维多利亚、无核白鸡心、美人指、泽香、火焰无核和克瑞森无核等,约占总面积的42%,其中红地球约占23.3%,无核白约占10.6%。

贮藏保鲜和运输技术是制约葡萄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国家葡萄还不能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冷链运输,这样就会影响到葡萄的质量和产业发展,据统计,我国鲜食葡萄采后损耗率22.5%,且不同品种的葡萄贮藏保鲜及运输技术有很大差异。

特别是近3年来,我国鲜食葡萄品种更新很快(近年大面积发展的品种是夏黑、87-1、瑞都香玉、瑞都翠霞、巨玫瑰、魏可(温克)、火焰无核(弗雷无核)、阳光玫瑰、金手指、克瑞森无核等),新栽培品种的流通贮藏保鲜技术要求差异很大,所以制定关于葡萄低温物流保鲜技术的一项国家标准就迫在眉睫。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内容涵盖采收及商品质量基本要求、预冷设施及技术、保鲜剂使用要求、贮藏设施及技术、物流设施及技术、商品等级、包装、标识和贮藏流通过程技术要求等,通过建立葡萄低温物流保鲜标准化技术为解决鲜食葡萄“产量高、损耗高、收入不稳定”的现状出一份力,进而推动我国葡萄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