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回收站点建设规范》由 442(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归口 ,主管部门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安徽双赢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04644-T-442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20-12-24
申报日期
2020-05-11
公示开始日期
2020-08-17
公示截止日期
2020-08-31
标准类别
管理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030.01
13 环保、保健和安全
13.030 废物
13.030.01 废物综合
归口单位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执行单位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主管部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推行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

2019年开始,在全国“11+5”个城市和地区开展无废城市试点,上海、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

无论是生活垃圾分类还是无废城市建设,分类后的资源都需要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加以循环利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生产、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再生资源的产生量和产生品种快速增加,“十二五”以来,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约为2.56亿吨,产业规模约1.3万亿元。

2017年底,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2.82亿吨,回收总值为7550.7亿元。

再生资源产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依法规范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工作,再生资源行业的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 2016年1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6〕440号)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过程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将绿色化理念贯穿到再生资源产业链的各环节和全过程,从回收、分拣、运输,到加工、循环化利用、再制造以及废物处理处置,严格执行环保、安全、卫生、劳动保护、质量标准,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完善环保制度,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达标排放,防止二次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 2006年开始,全国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的法律、标准和政策,形成再生资源回收促进体系,建立回收企业和个人的从业资格培训体系,使城市90%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的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9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生产性废旧金属形成集中回收—加工—再生循环链条,在试点城市建成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通过集中收集、封闭运输和环保处理,大大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大多数地方试点工作均有供销社系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承担,试点以来,不少城市都在进一步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2010年,为了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成果的推广,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持制定实施了行业标准《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经过多年运行实施实践,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已成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了进一步完善标准要求,提高标准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分类的指导作用,拟在行业标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国家标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使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利于运用标准化管理手段,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最终实现整个再生资源回收类行业实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该标准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范围:适用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中的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与管理。 主要技术内容:术语和定义、设立原则、建设要求等。对分拣中心的建设规模、规划、建设用地、设施设备、配套工程、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等进行了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