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实施指南 第3部分:智能化生产》由 TC573(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213614-T-33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21-08-24
申报日期
2019-09-09
公示开始日期
2020-11-06
公示截止日期
2020-11-20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240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1、目的 总结提炼工厂内各工业场景下平台应用实施路径,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企业提供“提质、增效、降本”方法。

2、意义 响应《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等国家和部委政策,加快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先行企业在探索实践中,结合中国多元化制造业场景,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模式创新,催生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四类典型应用模式。

平台产业格局和生态体系也初步形成。

同时,我国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平台发展整体呈现出“供给侧热、需求侧冷”的现状,需求侧企业基于平台的应用实施路径尚未清晰。

尤其作为四大应用模式之一的智能化生产主要面向于工厂内部,不但应用场景种类多,而且现场实施路径复杂。

亟需出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化生产应用实施”相关政策标准,为我国大中小企业提高工厂内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指导。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1、范围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化生产主要收集工厂内“人、机、料、法、环”工业全要素数据,充分发挥平台在知识机理软件化封装、平台化汇聚、在线化开放、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制造企业实现设备级、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运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能源消耗,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本标准从工业企业应用侧角度出发,适用于制造企业工厂内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化生产应用实施解决方案。 2、主要内容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化生产概念及定位 1)概念 2)定位 (二)多品种小批量离散行业智能化生产应用实施路径 1)产品多学科联合仿真优化 2)产品设计制造一体化 3)产品全生命周期优化 (三)少品种大批量离散行业智能化生产应用实施路径 1)在线质量检测 2)生产管理优化 3)库存管理优化 (四)流程行业智能化生产应用实施路径 1)原材料配比与工艺优化 2)生产装备故障预测 3)安全管控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