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车载毫米波雷达通用规范》由 339-1(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归口 ,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公司成都西科微波通讯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芜湖森思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吉利汽车集团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目录

基础信息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申报日期
2019-07-01
公示开始日期
2019-11-08
公示截止日期
2019-11-22
标准类别
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
33.200
33 电信、音频和视频工程
33.200 遥控、遥测
归口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执行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2017年至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先后联合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电子产品与服务)》、《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信息通信)》4项系列文件,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信息通信等环节,提出相应通用规范、核心技术及关键应用的标准需求;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完成车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标准体系等基本构建。

2018年工信部、安监委联合发文(111号)指导性意见对客运、旅运、货运车辆给出了车辆安装主动安全预警防撞系统的建议,所涉及车辆2000万辆,随着社会群体对主动安全预警防撞的认知提升,更多的社会车辆将会安装相关产品,预计到2025年,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年出货量可达1000万部。

目前,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环境感知传感器主要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

车载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于汽车防撞预警,通过对车辆周围物体进行探测和回波信号的识别处理,获取目标的相对位置、速度及碰撞时间等,从而实现对车辆潜在危险做出及时预警和控制,保障行驶安全。

相对光学等探测方式,毫米波雷达可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克服夜间和不良天气(阴霾、雨、雪、尘、雾等)的影响,是汽车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必备核心感知设备。

车载毫米波雷达能够在全天候场景下快速感知周边环境的物体,大力推动汽车ADAS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智能汽车的巨大市场需求也促使国内车载毫米波雷达发展突飞猛进,国内厂家在系统设计、核心算法和射频芯片设计等关键技术取得较大突破。

自主研制的24GHz雷达已开始批量应用,77GHz、79GHz雷达已处于测试验证及小批试用阶段。

但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毫米波雷达设计、生产、测试和检测。

随着汽车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快速发展,毫米波雷达是汽车最核心的传感器而备受各方关注。

国内不少车载毫米波雷达研制单位在雷达自主开发取得较大进展,国内客运等行业已在大量装配车载毫米波雷达,乘用车在智能驾驶功能升级方面也需要大量装配毫米波雷达,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相关标准,不同供应商的雷达产品存在性能差别较大的现象,需要制定标准,来规范市场,引导产业发展。

因此,制定车载毫米波雷达相关标准十分必要,将促进国内车载毫米波雷达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标准将规定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适用于国内各型车用24GHz、77GHz、79GHz频段雷达的研制、生产及检验验收。标准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范围、术语、产品分类、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探测目标类型、测量范围、测量精度、分辨力、数据率、目标容量、抗干扰性能、天线性能、射频性能等)、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运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