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生态系统模型》由 TC573(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要起草单位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单位)等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91077-T-339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12个月
下达日期
2019-03-28
申报日期
2018-03-05
公示开始日期
2019-01-03
公示截止日期
2019-01-18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240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240 信息技术应用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持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和加快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4年,自《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试行稿正式发布以来,全国近6000家企业依据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企业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规范两化融合相关过程,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与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1100余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标准在企业加速战略转型、组织变革、管理创新、技术融合和竞争力提升方面的应用成效日益凸显。

结合三年多的贯标评定实践,对试行版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2017年5月22日,国家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23000-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1-2017)正式发布实施。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001-2017)第8章对组织的两化融合实施与运行过程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要求,要求组织明确新型能力相关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技术实现、数据开发等活动的职责安排、资源安排等。

然而,实施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未能形成对新型能力打造“谁来做”、“基于什么做”、“怎么做”的系统认知,无法结合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准确界定两化融合实施与运行的职责权限、支撑资源、方式方法与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制约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的推进和效益的发挥。

因此,面向应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各类组织,亟需建立两化融合生态系统模型,引导各类组织系统认知新型能力打造过程中应关注的职责权限、支撑资源、方式方法与核心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等,形成统一认知和发展合力,科学推进新型能力建设活动,促进两化融合推进方式从关注局部向统筹全局转变,从单纯强调技术向全要素协同管理和创新转变,从仅关注方向和结果向关注方法和过程延伸。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内容是通用的,适用于制造业、能源、交通、医疗、农业等多个产业领域,也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企业。各行业可基于两化融合生态系统模型,按照行业需求和特色进一步丰富内容,给出具有行业特色的两化融合生态系统模型。本标准可为开展两化融合体系贯标的企业、提供相关咨询的人员和机构,以及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本标准定义了两化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规定了组织生态、价值网络、资源环境三个两化融合实施与运行的视角及其相互关系,明确新型能力识别与打造“谁来做”、“做什么”、以及“基于什么做”等基本问题;规定了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个要素及互动创新关系,明确新型能力打造过程如何通过全要素协同优化有效推进这一问题;规定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三个两化融合实施与运行的发展阶段,并明确不同发展阶段新型能力打造的特点和主要方式;规定了三个视角、四个要素、三个发展阶段间的关系,明确不同条件下进行新型能力打造时,如何有效匹配组织、资源、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