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技术》由 TC181(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

主要起草单位 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目录

基础信息

计划号
20191036-T-326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下达日期
2019-03-28
申报日期
2017-08-03
公示开始日期
2019-01-03
公示截止日期
2019-01-18
标准类别
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号
11.220
11 医药卫生技术
11.220 兽医学
归口单位
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农业农村部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 ,LSD)又称疙瘩皮肤病、结节疹、伪荀麻疹等,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umpy skin disease virus,LSD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毒性传染病。

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病牛皮肤表面出现大量结节,同时体温升高至40℃以上,食欲废绝、机体消瘦,产奶量骤减。

同时,还伴发原发性或继发性肺炎。

感染的牲畜因四肢患滑膜炎和腱鞘炎而引起跛行;母畜生产力下降,出现流产,流产胎儿被结节性小瘤包裹,并伴发子宫内膜炎;公牛暂时或永久不育;皮张鞣制后具有凹陷或孔洞。

具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定为必须申报的对国际贸易有重大影响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中的一类传染病,是我国重点防控和严格检疫的外来动物传染病。

我国官方报道暂无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生。

近年来,牛结节性皮肤病在我国周边国家肆虐,传入我国的风险巨大。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于1929年首次在赞比亚发现。

在接下来的50年里LSD在非洲南部和西部地区广泛的传播开来。

1943年,在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南非的疫情,引起800万头牛发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1989年该病传播到以色列,首次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区。

2012年开始在中东地区的以色列、黎巴嫩、约旦暴发。

2013年~2015年,该病传遍土耳其,现在该国此病已呈地方流行。

随后传入伊拉克,伊朗、塞浦路斯、阿塞拜疆,以及欧洲南部的希腊、俄罗斯的北高加索地区、达吉斯坦和车臣等地区,并且有进一步扩大地理分布的趋势,周围地区传入风险逐步加大。

2005年~至今,该病已在非洲、中东、欧洲以及中亚等地区迅猛传播,土耳其、以色列、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格鲁吉亚、黑山、纳米比亚,阿富汗、伊朗、巴林、阿曼、沙特、巴勒斯坦、哈萨克斯坦、坦桑尼亚和越南等国家均不断爆发疫情,其中越南和哈萨克斯坦均和我国接壤。

2015年以来,该病在俄罗斯北高加索、达吉斯坦、和车臣等地区不断发生LSD疫情,并且有进一步扩大地理分布的趋势,周围地区传入风险逐渐增大。

由此,从地域上形成了对我国的包围,传入风险巨大。

该病对养殖业破坏巨大,可以通过节肢动物机械性接触传播。

蚊子、苍蝇和蜱等均可能是疫情跨地域远距离扩散的“帮凶”(Health and Welfare 2015)。

我国是养牛大国,肉牛和奶牛的年度总存栏量在10000万头以上。

该病一旦经各种动物源性产品或环境样品传入、感染或定植我国,后果将非常严重。

目前,我国仅有SN/T 2515-2010 牛结节疹检疫技术规范1项,且为等同采用OIE的部分方法,尚无其他的检测技术规范或标准,因此,建立完善的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技术标准,为防范该病传入我国,方便今后开展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等尤为迫切和重要。

该标准的制定将为我国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将规定牛结节性皮肤病(LSD)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临床诊断、样品的采集和保存运输方法、电镜观察、病毒分离、血清中和试验、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PCR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普通PCR法)等诊断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个体动物无感染证明、临床病例确诊、无疫认证、免疫状况评价、感染流行率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等同验证采用OIE推荐的方法,如电镜观察、病毒分离、血清中和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 2)根据实验室现有的研究基础,选择合适的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及探针,进行方法的引物、探针、反应条件等优化,建立可以鉴别检测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山羊痘病毒和绵羊痘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方法,适用于动物血液、组织等样本的临床检测。?本实验室已经将此方法制定为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等待近期审定发布。 3)针对OIE推荐的普通PCR方法,进行验证,与实验室已建立的普通PCR方法对比研究,优化建立最佳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鉴别检测方法。 4)对建立的分子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国际、国内验证,并申请能力验证。

国家级科研专项支撑

1.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牛疙瘩皮肤病检测新技术研究(2010IK015);2.质检公益性科研项目:重要动物疫病快速集成化新型检测技术研究及标准化试剂的制备(201310093);3.科技部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边境地区外来动物疫病阻断及防控体系研究(2017YFD050180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