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国家标准计划《物联网标识体系 对象标识符(OID)存储与编码规范》由 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农业部信息中心国家林业信息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中国二维码产业联盟山东济南果品研究院等

目录

基础信息

制修订
制定
项目周期
24个月
申报日期
2015-07-27
公示开始日期
2015-09-24
公示截止日期
2015-10-15
标准类别
基础
国际标准分类号
35.100.01
35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
35.100 开放系统互连(OSI)
35.100.01 开放系统互连(OSI)综合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执行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起草单位

目的意义

物联网的出现,使得网络通信范围得到了极大的延伸。

二维码、RFID、传感器网络、智能IC卡等感知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处理、交换从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扩展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对象。

物联网经由网络实现面向各种“物体”的信息交互,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对象的标识问题,需要精确查找到唯一的通信对象,这就需要完善的物联网标识技术予以支持。

OID (Object Identifier,对象标识符) 标识体系是目前国内外发展最为成熟的标识技术,其所具备的自主可控性、分层灵活、可扩展性强等特点使之作为元标识机制兼容现存的各种编码方案,因而成为物联网标识体系的核心技术方案。

OID作为物联网体系下各类对象的唯一身份证,需要与条码、二维码 、RFID等物联网感知技术相结合,依托各类感知技术实现对于“物”的 唯一标识,因而OID在不同载体中转换、编码与存储便成为物联网标识体系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标准将重点研究完整OID和相对OID标识符的转换规则,并针对OID在条码、二维码、RFID等不同物联网载体中的编码存储进行规范,指导将OID应用于各类物联网载体技术中,依托物联网载体,以实现面向物品对象的智能信息感知与通信。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支持GB/T 17969系列国家标准和GB/T 26231国家标准,规范了完整OID和相对OID之间的转换关系,规范了OID在条码、二维码、RFID等物联网不同物联网感知技术中的编码存储要求。